分类
外汇交易新手入门

随着投资者向早期初创企业投入大量资金

DPU创业,至少死掉九成?

DPU创业,至少死掉九成?

Winnie的观点是,“DPU与智能网卡的核心差别是定价问题,既然DPU更贵,自然要能干更多的事情,产品形态也从分立的形式变成了集成的SoC。英特尔提出的IPU概念,就很符合云服务提供商的诉求,借助IPU,云服务提供商可以把自己的运营管理软件和租户的应用软件分离,将网络、安全、存储、管理等业务都卸载到DPU,不需再依赖CPU,还能同时提升虚拟化、存储和安全等性能,云服务提供商可以成为一个超级用户。”

“如果以DPU做云计算管理的角度切入,就要对云计算的分布式系统比较熟悉,这就会成为一个应用驱动型芯片,我认为应用型驱动的DPU没有前途,而以网络路径规划的思路有很大的机会。”李甫说。

支持李甫观点的多位芯片业界资深人士也表示,DPU是一个底层的基础设施,不会呈现给开发者,所以DPU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的捆绑非常紧密,而各大云计算巨头的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发展,软硬件也都发展的各有侧重点,这就意味着很难有通用的DPU芯片,芯片不能做到通用就很难覆盖成本,实现盈利和生存,所以DPU创业要不就死掉,要不就会被收购。

还有业界资深人士质疑,所谓的通用DPU,到底是DPU还是一个更大的CPU?为什么通用DPU公司有七八成员工都在负责软件适配工作?

Winnie认为这也合理,“刚开始,DPU最关键的是能够用起来,所以比拼的实际是对软件的理解和部署,这时候一定是DPU提供方去适配云服务提供商的软件和需求,但经过持续的迭代,当硬件成本低到一定程度时,比如从2000元降到200元,风向就会逆转,就算那时候硬件产品不完美,功能不能完全满足,在成本的巨大优势下,软件也会主动去适配硬件。”

“按照过往的经验,市场或者选择一个大而全的产品,取其功能性能优势,或者选择一个功能一般但特别便宜的产品,取其成本优势。”Winnie进一步表示。

技术路线之争,以及高估值隐忧

纵观DPU创业公司,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芯片公司的思路,进行自下而上的加速,也就是做一个大而全的硬件,再构建上层软件加速业务,比如云豹智能。另一类是云巨头的思路自上而下,从业务和需求出发,用软件推动底层的硬件创新,比如大禹智芯。还有一类是网络切入,要进行业务卸载隔离,实现加速。

在没有明确的业务,也没有软件系统的前提下,就定义出一个硬件,这种创业的靠谱程度可想而知。”一位业界专家直言。

当然,这也反过来可以解释有腾讯投资的云豹智能率先成为了独角兽,有百度和美团投资的星云智联也更受投资者青睐。“这两家公司有更明确的客户,投资人也更敢投资。”多位业界人士相同的观点。

DPU公司的估值消化确实是个问题。”还有几位投资人也表达了对DPU公司高估值的担忧。

挡不住的数据中心架构变革

“云计算基于传统IT架构发展起来,但如今传统IT硬件和软件已经满足不了云计算发展的需求,这时候就需要对传统软硬件进行革新。”李明认为,“云计算会对传统IT行业进行重构。

如今的数据中心架构,是以CPU为核心,DPU的出现,让CPU不再是中心,云计算提供者可以成为超级用户,通过DPU去管理数据中心的计算、网络、存储,提升效率,这种变化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DPU创业,至少死掉九成?

这就意味着,在阿里云和AWS的数据中心,CPU、GPU、存储、网络等资源都会成为CIPU和Nitro的外设。服务器中主板的设计也会发生改变。雷峰网了解到,虽然阿里神龙服务器的外形和传统的服务器一样,但实际主板的设计,以及内部组件的连接方式都都已经发生变化。

但一位任职于云计算头部公司的研发赵明(化名)却认为,“DPU不可能完全取代CPU,因此云计算服务商不一定能够获得商务的优势,但能够给CPU厂商提更多需求,这对云计算提供商而言最终还是性价比的提升。”

DPU的话题不止于创业成败,其发展也有更多可以讨论的话题,如果你对DPU感兴趣,或者是从业者,欢迎添加文章作者微信BENSONEIT(注明来意),让我们进行更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