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策略教學小台期貨
我把選擇權知識透過重新編排,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提供最完整的選擇權知識與交易教學。 經營Youtube頻道 - 不預測漲跌,幾個月下來,透過回覆上千則留言,我清楚知道大家交易時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藉由這些經驗,透過文章說明選擇權運作方式,幫讀者把基礎打好,少走10年操作彎路。
我把選擇權知識透過重新編排,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提供最完整的選擇權知識與交易教學。 經營Youtube頻道 - 不預測漲跌,幾個月下來,透過回覆上千則留言,我清楚知道大家交易時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藉由這些經驗,透過文章說明選擇權運作方式,幫讀者把基礎打好,少走10年操作彎路。
靠台指期週選擇權+1 策略,每週穩賺 4%!專職投資人「不預測漲跌」:少賠就是贏
對大多數散戶來說,台指期貨選擇權是一種高風險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但對於選擇權達人「不預測漲跌」 (匿名)來說,只要運用合適的交易策略,就可達成長期穩定的獲利目標。
「不預測漲跌」之所以給自己取這個外號,是因為他不預測台指期的漲跌,而是在事先計算好的台指期週選擇權「小區間」波動範圍內,多次來回交易,雖然每次僅賺取約 15~20 點(1 點為 50 元)價差或權利金,卻因為是採取「高勝率」的交易策略,賺價格波動與時間價值為主,長期下來能積小利成大利。
所謂「高勝率」指的是每次交易賺錢的機率高。讀者可以想像一下,不論是交易哪一種金融商品,每次交易平均賺 5%,跟每次交易平均賺 10%,哪一個達成的機率較高?就好比全國學生參加聯考,考高分比考低分來得難,很顯然,每次交易平均賺 5% 會比每次交易平均賺 10% 來得容易,也就是勝率較高。
採取高勝率交易策略
單週最多賺 12 %
不預測漲跌表示,他只採用「高勝率」的台指期週選擇權交易策略,每週平均可賺 4%~6%,最多單週可賺 12%,最慘的時候單週虧損 2%,因此一次交易不可能大賺好幾倍,但也不會大賠,這必須在事前透過一套符合科學邏輯的數學計算,並嚴守紀律,只在合適的點位進場交易,堅持不做所謂「以小博大」的選擇權買方交易(做對可能暴賺,做錯可能慘賠),才有辦法長期做到穩定獲利。
不預測漲跌說,他在 7、8 年前開始接觸台指期,但操作台指期一直是賺少賠多,主要是因為很難在事前準確預測台指期的漲跌走向,後來決定放棄操作台指期,改操作台指期週選擇權(每週三到期結算),並搭配運用這套從國外引進的組合式賣方交易系統,才得以長期穩健獲利。「當然,不是交易從來沒虧損過,而是整年計算下來,均保持獲利。」
「我大學念機械工程,靠著數學與科學,成功將這套國外的操作系統修改成適合台灣市場的操作方式,可以透過數學模型的輔助,達成長期穩定獲利,這是經過長期實戰驗證的有效方法。」他說,國內網路上流傳許多錯誤的選擇權操作方法,甚至有人把做選擇權賣方給妖魔化,這是非常不對的,希望幫助大家學會穩健操作台指期選擇權的正確方法,少走 10 年彎路。
前景理論詮釋人性弱點
從中頓悟投資之道
此理論又稱「展望理論」,是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康納曼(D. Kahneman)和阿摩司・特沃斯基(A. Tversky)在 1970 年代提出,是行為經濟學的重大成果之一,對於解釋人們在不確定情況下的判斷和決策有重大貢獻,康納曼因此獲得 200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前往期權策略教學》小台期貨+選擇權做Covered Call 與套利方式 .
選擇權權利金一點=50元台幣_追蹤對應的履約商品是小台指,結算時一律 . 商品種類有「月選」及「周選」兩種_周選擇權佔整體成交量85%、大多數 . 法人大戶也常用選擇權當避險工具,控盤黑.
在商品走勢明確時,可採取賣出買權或賣權的交易策略,於選擇權到期前兩週以上,四週以內且符合風險報酬比率標準者。 隱含波動率. a.說明:. 會影響選擇權價格的 .
因此本篇論文在探討台指期貨、台指選擇權間的套利關係,並. 進一步研究週選擇權推出後市場效率是否進一步提升?並根據研究結果來探討是否應. 該推出每週結算的 .
期權策略教學小台期貨
買買權(long call): 看大漲;買賣權(long put): 看大跌。
賣買權(short call): 看小跌;賣賣權(short put): 看小漲。
- a. 享受權利者即為選擇權之買方,或稱作持有人。有權利但無義務履約,所以必定在履約可獲利時執行權利。
- b. 負擔或有義務者即為賣方,先收取買方所支付之權利金,當買方要求履約時,有義務依約履行。為防止有違約之虞,故賣方需繳交保證金。
- 選擇權的一大特色即為權利和義務的不對稱職務。
權利金代表選擇權的價格,影響選擇權價格的因素包括了標的市價S、履約價格K、無風險利率i、權利期限t、標的波動性 σ ;而選擇權的價值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內含價值(INTRINSIC VALUE),二是時間價值(TIME 期權策略教學小台期貨 VALUE)。內含價值係指立即履約可獲得的利潤,時間價值則是隱含的期望價值,隨時間縮短遞減。買方在進場時即支付權利金予賣方以取得權利。
買權 (Call) | 賣權 (Put) | |
---|---|---|
價內(獲利) | S>K | S |
價平 | S=K | S=K |
價外(損失) | S | S>K |
內含價值 | 時間價值 |
---|---|
價內選擇權立即履約所獲得之利潤。時間價值說明說明內含價值,需要將買權與賣權分開來說。對買權而言,內含價值是指「現貨指數高於履約價的部份」,若用數學式表示即"MAX(大盤-履約價,0)",上式是指取「大盤-履約價」與「0」之間較大值的意思;對賣權而言,剛好相反,即「履約價高於現貨指數的部份」,用數學式 Max(S-K,0) 及 Max(K-S,0), 表示即"MAX(履約價-大盤,0)"。 | 選擇權的價值可分為兩部分:一是內含價值;二是時間價值。 所謂的內含價值,就是價內選擇權立即履約所獲得之利潤。 而時間價值就是買方對價平或價外選擇權進入價內或已為價內但更深入價內的一種期望,所願意支付的權利金,這種期望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機會愈來愈少,直至到期日為零,所以稱作時間價值。 |
影響因素 | 1目前價格S | 2履約價格K | 3無風險利率R+ | 4權利期限T | 5波動性σ |
---|---|---|---|---|---|
買權CALL | + | - | + | + | + |
賣權PUT | - | + | - | + | + |
-
a. 獲利無限,風險有限
看大漲: Buy Call | 看大跌: Buy Put |
盤整看漲: Sell Put | 價差: Bull Call(Put) spread、Bear Call(Put) Spread |
盤整: Straddles、Strangles | 避險: Buy Protective Put、Buy Protective Call |
盤整看跌: Sell Call | 其他組合運用 |
- (1) 若以買權來組合,則買入履約價較低之Call,並賣出履約價較高之Call
- (2) 若以賣權來組合,則買入履約價較低之Put,並賣出履約價較高之Put
- (1) 若以買權來組合,則買入履約價較高之Call,並賣出履約價較低之Call
- (2) 若以賣權來組合,則買入履約價較高低之Put,並賣出履約價較低之Put
混合部位指的是同時買進或賣出權利期間相同的Call或 Put,若履約價相同,則形成跨式(Straddle) ,若履約價不同則組合成垂直混合式(Strangle)。
- a. 買進履約價相同的Call 和Put,形成下跨式,當期貨大漲或大跌時獲利。
- b. 賣出履約價相同的Call 和Put,形成上跨式,當期貨在損益兩平區間盤整時獲利。
在預期行情沒有明顯趨勢情況下, 可於選擇權到期前四週進場,同時賣出相同或不同strike price的買權及賣權。而交易商品的篩選條件首要符合風險報酬比,且當時價位未在新高或新低。
是計算指數現貨在過去一段時間(通常為一個月)內的歷史波動率,依這個歷史波動率,計算出選擇權在理論上的價格,做為評斷選擇權實際在市場成的現價是否合理的基準,這種評價如同無視市場波動程度的現況,一味照事先的認定作出評斷,其結論較不適合做為主要的參考依據; | 則是計算選擇權的隱含波動率。所謂的隱含波動率,是依選擇權實際在市場上成交的價格,取得該價格所反映出的指數波動程度,也可以解釋為市場對指數未來波動程度的看法;一般認為,追蹤隱含波動率的改變,較能合理地解釋選擇權價格的變化。故我們皆以隱含波動率代表指數波動率,來解釋選擇權價格,另以歷史波動率為輔。 |
用賣權除以買權之比例;"Ratio":中文為「比例」的意思,我們在使用Put/Call Ratio的時,都會指出是哪一種Put/Call Ratio;例如成交量的Put/Call Ratio、未平倉量的Put/Call Ratio…等等。若是指「成交量的Put/Call Ratio」,用整句用中文表達即「用Put的成交量除以Call的成交量之比例」,若是指「未平倉量的Put/Call Ratio」,即「用Put的未平倉量除以Call的未平倉量之比例」的意思。上述兩者也是最常用的Put/Call Ratio。另外,所謂的「Put的成交量」或「Put的未平倉量」皆是指Put的所有履約價之總合量,在Call的方面亦然,若另有所指,則會另加註明。
在成交量的Put/Call 期權策略教學小台期貨 Ratio方面,若成交量的Put/Call Ratio越大,代表Put的交易越較Call的交易活絡,市場偏空的氣氛越濃;反之亦然。在未平倉量的Put/Call Ratio方面,若未平倉量的Put/Call Ratio越大,代表Put的未平倉量越大於Call的未平倉量,亦代表市場偏空的氣氛越濃,反之亦然。三、範例91/6/10成交量的Put/Call Ratio約為0.4,直至91/6/26約上升至0.6,亦即選擇擇市場透露出偏空的預期,而此期間大盤指數也由5499點跌至5123點,印證了這個看法。
p = f ( v . t . i . p .s. ….)
p = Time Value + Intrinsic Value
pc= TV+IVc pp= TV+IVp
假設在市場上同時買進或賣出Call Option & Put Option 各一口,接近到期日時, 損益變化如下: